民政部举行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副司长)贾维周通报了第一季度民政重点业务工作进展和第二季度相关工作安排,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黄茹副局长、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孟志强副司长回答了社会组织管理和慈善社会工作领域大家关心的问题。
据孟志强介绍,自2019年以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10余万人的数量逐年大幅递增,2021年报考总人数更是达到了80余万人,创历史新高,考生涵盖了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等。目前,全国共有73.7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有效促进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安排,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将于6月18日、19日举行,目前各地考试报名工作已经陆续启动。
第一季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方面。启动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以“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基层”为主题,开展2022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印发有关通知,进一步动员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各地部署启动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6日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时关于民政相关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印发《民政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等工作的意见》。召开2022年全国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印发《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进一步推进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指导吉林、上海、山东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省份民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救助政策,扎实开展因疫遇困群众救助。印发《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民政部门落实落细救助政策,及时主动发现群众生活困难,保障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157万人,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11元、530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6.7%。
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召开2022年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年重点工作。印发《民政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组织召开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交流座谈会,动员行业协会商会为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积极贡献力量。继续指导各地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部署开展全国性社会组织2021年度检查工作。
持续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今年以来,已公布8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会同网信、电信主管部门关停23家已取缔的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新媒体账号,曝光两批47家地方民政部门取缔的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公开各地民政部门依法取缔和劝散“东望课堂”系列非法社会组织情况。对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商联国际非营利组织服务中心、中广文博电视节目服务中心作出行政处罚,并将其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方面。召开民政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安排部署2022年民政领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组织召开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视频会,安排2022年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
组织宣传贯彻《“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发布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全国城乡社区专项表彰工作,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和城乡社区工作者更加精准、专业、安全地开展社区防控。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深入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
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方面。推动修订出台《地名管理条例》,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进《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节目制作工作。稳妥有序启动省界联合检查,研究部署部分省界界桩更换事宜,督导完成相关县界勘定工作,指导各地加强界线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加强区划地名信息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
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指导各地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冬季专项救助工作,去年入冬以来,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6万人次。推动各地在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分类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接种疫苗。配合公安部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指导做好打拐解救人员救助安置工作。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召开全国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明节祭扫工作。
持续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积极总结婚俗改革实验区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持续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推动地方建立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截至3月底,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已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1192.5万人,重度残疾人1519.1万人;累计受理“跨省通办”申请960例。深入开展第二批康复辅助器具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工作。
养老服务发展方面。指导各地做好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2021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督察激励工作,部署启动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工作。持续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部署实施“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研究起草特殊困难老年人巡访关爱服务政策措施,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督促指导有关地区抓好2021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的组织实施,研究制定2022年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开展全国养老服务安全风险排查,调度部署全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儿童福利保障方面。做好儿童福利领域疫情防控,召开全国儿童福利系统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及时通过视频方式开展抽查;修订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南和出现本土确诊病例防控指南;指导各地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内走读就学儿童疫情防控、儿童异地就医就学管理等工作。
召开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视频调度会,截至目前,140余家儿童福利机构已实现向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转型。开展儿童福利领域信息精准化管理专项排查。有序推进国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研究起草加快构建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推动建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工作人员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工作制度,推进实施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创建活动。
第二季度相关工作安排
一是研究制定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认定条件,扎实推进“救急难”工作,研究制定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继续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绩效评价工作。
二是启动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组织开展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工作;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开展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继续做好全国性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常态化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
三是筹备召开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定“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持续推进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工作。
四是做好《地名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工作,开展配套制度文件研究;继续推进《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节目制播;有序推进省界界线联检和界桩修复。
五是做好第十个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部署启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区域中心站试点工作;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规范;持续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六是持续推进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工作;持续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启动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在中央政法委统筹指导下,启动实施全国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
七是推动出台急需急用的儿童福利工作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制定加强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建设等相关制度,持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创建以及村(居)儿童主任队伍建设等工作。
八是继续做好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举办2022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各地继续高质量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积极稳妥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等工作。
此外,对于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问题,民政部近期将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我与婚俗改革”主题征文活动,着力展示婚俗改革对社会的影响,展现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二是开展婚俗改革理论研究课题征集活动,探索婚俗改革在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开展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中期评估,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深入剖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答记者问社会工作相关内容摘编
中国青年报记者:我们关注到,202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已经启动,近年来该项考试热度一直较高,报名人数持续增长。请问目前考试情况有哪些进展?社会工作者将如何进一步发展专业作用?
孟志强: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一项核心制度,由民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建立,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和评审的方式开展评价。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岗位的不断开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的不断增加,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价需求也相应提高。
自2019年以来,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10余万人的数量逐年大幅递增,2021年报考总人数更是达到了80余万人,创历史新高,考生涵盖了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等。
目前,全国共有73.7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有效促进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安排,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将于6月18日、19日举行,目前各地考试报名工作已经陆续启动,具体事项可查询中国人事考试网、各省(区、市)人事考试机构发布的有关通告。
社会工作者主要面向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他们不仅来自民政工作领域,还大量分布在青少年事务、职工服务、禁毒戒毒、矫治帮教、卫生健康、教育辅导等领域,日益成为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特别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中,广大社会工作者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挥了重要的专业引领和人才支撑作用。在民政部目前大力推进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工作中,广大社会工作者深入村居,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用专业提升服务能力,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破解了长期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
在这两年各地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社会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为受疫情影响群众提供情绪疏导、资源链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服务。湖北省在疫情期间,探索形成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助力化解了疫后综合征,目前民政部在全国积极推动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引导发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优势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法治日报记者:据了解,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民政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主要包含7个方面的内容,能否就这7个方面内容作一下详细解读?
黄茹:第一部分,明确总体要求。《通知》提出民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在中央设立的5年过渡期内,保持社会组织参与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社会组织工作重心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逐步向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转变,接续引导社会组织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部分,组织专项行动。《通知》提出地方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会同同级民政部门,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特殊群体关爱、乡村治理等领域重点任务落实,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对帮扶行动、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品牌行动和社会组织乡村行活动3个专项行动。目前,为抓好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在抓紧出台《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选树一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社会组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良好局面。
第三部分,搭建服务平台。《通知》提出省级民政部门会同同级乡村振兴部门要建设互联网服务平台,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定期组织项目对接会、公益博览会、现场考察调研、慈善展览会等多种方式,搭建多层次、多领域对接平台,积极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第四部分,做好项目库建设。《通知》提出民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将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县级乡村振兴部门负责组建需求项目库,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组建供给项目库,省级民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负责统筹好本省的项目库建设。通过抓好项目库建设,一头对接“供给”,一头链接“需求”,为帮扶工作靶向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们预期,这一举措一方面能够激励重点社会组织加大创新力度,精心设计精准有效的“服务清单”,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基层社会组织“接单”、困难群众“点单”提供支持,从而强化项目对接的精准度、透明度和可及性。
第五部分,培育重点社会组织。《通知》提出要支持一批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宗旨的社会组织登记,要培育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加大对农村社会组织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依法领办创办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第六部分,完善长效合作机制。《通知》提出乡村振兴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一是引导全国性社会组织、省级社会组织集中面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帮扶,实现“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全覆盖帮扶。二是要结合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援疆援藏和东西部对口协作,一体谋划、部署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加强统筹协调。三是鼓励、支持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其所在地的乡村振兴工作。
第七部分,优化支持体系。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通知》提出民政部门会同乡村振兴部门推动“五社联动”,创新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要坚持系统思维,发挥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社会组织优势,推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动、功能互补,形成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帮扶的工作合力。要动员枢纽型社会组织培养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切实加强帮扶地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要鼓励支持社会组织通过下设乡村振兴专项基金等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要通过表扬通报、典型选树、案例宣传,以及在社会组织评估、评优等工作中设立专门指标、提升分值比重等方式,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多措并举建设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支持体系。
人民网记者:请问民政部下一步将如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进一步抓好《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
黄茹:下一步,民政部将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从3个方面推动《通知》贯彻落实:
一是要面向系统开展动员部署。印发《通知》是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主动履职尽责的重要举措。近期,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将召开工作部署会,号召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加强系统谋划、统一目标任务、强化政策协同,把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列入重点工作谋划推进。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通过抓党建引领、抓各部门协同、抓政策带动、抓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抓精准对接、抓项目库建设等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要面向社会组织开展培训。下一步,各级民政部门要联合乡村振兴部门,对社会组织开展针对性培训,形成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全面学习贯彻《通知》的良好氛围。要动员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将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舞台,胸怀“国家大者”,情系“民之关切”,按照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积极找准定位、实现精准发力、不断实干成长。
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社会组织要围绕“产业兴旺”要求,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科技兴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态环保领域的社会组织要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治理,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文化领域的社会组织要围绕“乡风文明”要求,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移风易俗,引领农村新风尚;社区社会组织要围绕“治理有效”要求,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推动各项治理更加精准和有效;慈善组织要围绕“生活富裕”要求,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是持续强化跟踪评估。民政部将加强调度、强化综合评估、开展专项调研、组织座谈交流等方式,推动各级民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充实工作力量,夯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导向,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对《通知》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将加强研究,及时纠偏,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2021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初见成效,首批26家社会组织援藏行动已投入和计划投入1.8亿元,首批28家社会组织参与援疆行动,已经投入和计划投入约2.5亿元,带动社会企业投入8000万元。
总台央广记者:我们关注到,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已于上个月正式启动。请问目前活动的进展情况如何?
孟志强:“中华慈善奖”是我国慈善领域的政府最高奖,自2005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累计表彰了1187个爱心个人、爱心团队、捐赠企业、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在这些“中华慈善奖”获得者中,有崇德向善、甘于奉献的慈善楷模,有聚焦民生、专业高效的慈善项目,有勇担责任、回馈社会的捐赠企业,有乐善好施、慷慨解囊的捐赠个人。
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延续往届惯例,继续设置慈善楷模、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捐赠企业、捐赠个人四类奖项。其中:
慈善楷模奖旨在表彰在我国慈善领域事迹突出、社会影响良好、具有感召力、公信力、示范性的个人和爱心团队。曾入选往届评选表彰名单的有多年来长期坚持志愿服务,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的王兰花;致力于用医疗技术救助贫病残脊柱疾病患者的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海鹰等。
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旨在表彰在我国慈善领域具有创新性、示范性、推广性的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曾入选往届评选表彰名单的有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开展的贫困家庭生活设施配备项目,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大爱平江扶贫助困慈善协会开展的“大爱平江”扶贫助困慈善公益项目等。
捐赠企业奖旨在表彰向我国境内捐赠数额较大、贡献突出的国(境)内外企业。比如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超过5亿元。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多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超12亿元,惠及109.2万贫困群众。
捐赠个人奖旨在表彰向我国境内捐赠数额较大、贡献突出的国(境)内外个人。比如曾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捐赠个人奖的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累计捐资近20亿元,让近20万贫困家庭受益。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在湖北武汉疫情暴发后,累计向抗疫一线捐送急需医疗物资1000多万件,捐赠款物达1.12亿元。
为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民政部将组建由有关党政部门、慈善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机构的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组成的评委会。评委会将坚决贯彻全面从严要求,切实做到依规评选、严格把关,在有关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过评委会办公室形式审查、评委会评价和网络投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民政部部长办公会审议、社会公示等程序后,形成最终的表彰名单。
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党中央、国务院对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要求,慈善事业前景广阔、使命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