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委员们带着来自基层、满含民生温度的“好声音”齐聚一堂,传递百姓心声。
作为应用计算机领域的资深专家,来自科技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章乐,将目光聚焦于人工智能在养老产业中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上。
“我国正处于老龄化加速阶段,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更新迭代,老年群体的生活与消费模式也在快速转变,如何让庞大的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当下亟待重视的重要课题。”章乐告诉记者,2024年《中国银发人群健康养老消费报告》显示,老年人智能手机拥有率达76.6%,不仅如此,约71.2%的老年人曾在网上购买医疗健康产品,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他们获取相关产品的重要途径。
随着老年人网络消费的兴起,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健康养老产品选择的同时,一系列影响老年群体消费体验和权益保障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医疗器械、保健品、健康服务……当前,老年人在网络上购买的养老保健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消费种类让老年人的网上消费也面临着不小的安全挑战。”章乐说。
“例如商家对产品质量及功效的虚假宣传误导老年人消费、老年人在甄别信息真假时存在困难、老年群体易成为网络诈骗的目标等。”章乐表示,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开发设计适老化服务产品和应用程序:电商平台应优化适老化设计,简化注册、支付等操作流程,让老年人轻松上手。平台界面要增大字体,提升界面导航的友好性,提供语音引导、视频教程等,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科技化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全社会都在关注银发经济,人工智能如何发挥其优势,做到惠老惠民?“比如在护工短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护理作业。”在章乐看来,科技应当让养老产业更加智慧、普遍。“对于独居老人而言,常常会面临吃药时忘记吃了多少的问题。此时,人工智能就能发挥作用。在药瓶里加装一些传感器,通过检测药品的重量来提醒老年人今天是否吃药。除此之外,还能对老年人的基因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进行监控,及时提供健康报告。让机器人成为他们贴心的生活助手。”章乐说道。
在今年的两会上,章乐将与寒露、赵绍阳两位省政协委员一起提交《关于加强对老年人健康养老产品网络消费权益保护的意见》。“我期待四川能够借助当下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银发经济插上数字化的翅膀。”章乐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