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有哪些发展机会?两会代表给出这8个建议

 

智慧养老有哪些发展机会?两会代表给出这8个建议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指出,要“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

数字时代,如何让老年人智慧养老?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带来他们的提案和建议。

 

徐礼华委员

——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

“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的养老需求。”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徐礼华表示,在对社区硬件设施进行适老化系统改造的同时,应调整优化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构建城镇适老化社区智能化康养服务平台,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康养生活。

徐礼华委员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构建智能化康养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积极发挥院校培养人才的渠道作用,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助推智慧养老工作走上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的良性发展道路。(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吴丹)

 

章晓联代表

——构建“居家老人紧急救治地图”,让老人能够通过智能设备求助求救

考虑到老年人普遍更倾向于居家养老的意愿,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主任章晓联提出了关于促进智慧赋能家居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应急救助水平的建议,希望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我们家里也有八九十岁的独居老人,生活很不方便,完全靠子女肯定不够。”章晓联说,“不只是我们自己,周围也有很多这种情况,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家里老人都是八九十岁了,需要国家和社会资本的关注。”

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她建议,一方面,厘清部门责任。梳理紧急呼救设备设计和加装、呼救后第一时间响应的主体、居家紧急救治方案制定、送医渠道、送医后医保报销实施、救治后的回访监测等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建立贯通机制。

另一方面,资源融合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公立及社会机构承担应急救治服务任务。积极探索企业运营模式,鼓励形成社会机构融资筹钱的机制,加强协调能力,建立“政府补贴+社会资本引入+家庭支付”商业运行体系。(来源:九派新闻 记者:王佳箐)

 

黄红霞委员

——建议智慧养老不要过度智慧

针对“智慧养老”产业中存在的一些诸如使用成本高、老年人学习成本高等痛点,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黄红霞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精准识别老年人的需求,不要过度“智慧”,导致老年人不适应、不会操作;二是建议全面进行适老化改造 ,避免老年人陷入数字化的生活困境;三是通过政府补贴和市场竞争,降低“智慧”养老的成本,让更多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到现代技术和政策的红利。(来源:央视网微博)

 

李微微委员

——让社区居家养老更“智能”

李微微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强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的提案》。提案建议,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普及应用。可根据社区居家养老人员居住分散、健康动态难监测等特点,大力推广智能化助餐、助穿、助浴、助行、如厕和感知类服务产品,加速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便捷化融合,通过服务产品的科技创新,降低居家养老使用智慧设备的支付成本,使其大众化、生活化。

同时,加强对居家养老产品和服务功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强居家养老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便利性,推动高龄老人可穿戴传感设备的广泛应用,推广便利化的“一呼百应”智能设备,为居家、社区、机构、老人亲友与医护的快速联动提供信息化支撑。

同时,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智能产品的深度研发。完善养老服务和产品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老年宜居社区和养老服务市场建设,支持智能化程度高的居家养老生活服务产品的研发,培育一批科技型养老服务龙头企业。(来源:红网 记者:王诗颖)

 

李丹丹代表

——促社区养老到“智慧享老”

全国人大代表、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东经路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丹丹表示,养老不仅要提供服务,更要围绕老龄化的进程提供多场景、全方位的解决方案。通过完善基层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平台,能够更好地解决老年人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困扰和问题,让智慧化应用能够实实在在发挥作用。(来源:长城网 作者:武佩剑 祖迪)

 

葛桂录委员

——发展“备老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 建议推进城市智慧适老化改造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葛桂录表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赋予了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的新内涵。这说明,从国家层面提出“备老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总体考虑,发展“备老经济”,是为更好服务老年群体做准备。

对于智慧养老,他建议推进城市智慧适老化改造。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升级改造公共场所,打造老年人无障碍友好城市。推进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站、手机APP优化升级,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事项,推出更多适应老年群体的产品和应用。开发、推广急救系统,把医护健康、紧急求助等应急智能装置,作为适老化改造的必选项目,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包括紧急呼援、主动关怀、养老服务综合咨询及服务转介的业务。(来源:人民网 记者:林盈)

 

范先群代表

——健全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 构建老年人健康监测与管理大数据云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认为,要优化老年人精准医疗和健康管理体系。应该保障老年人能够获得持续、优质的医护康养服务,一是完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推进以老年医学科、老年病学科建设为技术核心的老年病医院建设,推进老年病医院等级评审和标准化。二是开展老年医学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研究推广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多发病共存综合防治的适宜技术、指南和规范。三是加强老年护理、康复机构建设,鼓励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具有医护能力的护理、康复专业机构。四是保障老年人医疗与保健服务资源配置,探索实施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

此外,建立健全老年人数字化主动健康管理体系同样重要。范先群表示,应推动老年人健康服务机制由“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被动管理、病后管理”到“数字化主动健康管理”转变。他建议推动建设老年人健康监测与管理的大数据整合与共享机制,构建老年人健康监测与管理大数据云平台;依托监测大数据云平台,动态监测和评估老年人主动健康状态,构建主动健康干预知识图谱,实现老年人健康风险精准识别和动态健康管理;发展老年人健康管理辅助技术和产品创新,提升智能穿戴和辅助设备的适老化研发和应用水平,通过“智慧助老”行动,缩小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鸿沟。(来源:央广网 记者:韩晓余)

 

马一德代表

——鼓励龙头企业推进“AI+养老”智能应用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认为,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影响了基层治理方式,推动着我国智慧社区在蓬勃发展。同时,他观察到,由于当前智慧社区建设处于成长的过程,还面临缺少应用场景规划、缺乏社区治理数据库、缺乏软性服务、缺乏市场和企业等主体参与等诸多问题。

结合智慧家装、智慧居家养老等趋势,他认为相关部门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推进“AI+家装”“AI+养老”的智能应用探索,研发更加适配智慧社区生活场景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要制定智慧社区建设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应用标准和安全标准等,确保各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

2024/03/11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