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州区玉泉镇李官湾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行以党建为引领、完善一个体系、推行“三化”管理、深化“五治”融合的“党建+13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省旅游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市级文明村”等称号。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提高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以网格党支部为枢纽,整合网格内党员力量,织密党建网格,全面开展矛盾排摸、纠纷调解、法治宣传、便民服务、信息收集、疫情防控等工作,建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完善村民议事协商机制,规范议事规则和议事流程,健全党组织引领自治机制,构建以党支部为中心,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党建与社会治理共建互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村党支部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涵盖20个方面300余件,推动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全天候、作用发挥常态化、社会治理无死角。
二、完善一个体系,建强社会治理阵地。
按照“六有”标准和“八化”目标,加强村综治中心指挥调度室、综合协调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综治信息平台“四室一平台”建设,发挥村综治中心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职能作用。结合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整合包村领导、包村民警、驻村干部、帮扶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网格员、八大员、乡贤能人和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成立矛盾纠纷调处综合服务中心,坚持矛盾纠纷周排查月报告制度,全面排查化解婚姻家庭、邻里之间、水事地界、精准脱贫等各类矛盾纠纷,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坚持建立健全村务一体化服务机制,整合党建、社会保障、民政、综治、退役军人服务等事项,统筹村级服务中心各平台协同运行,提升村级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构建全面覆盖、功能完备、多方联动、高效便捷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三、推行三化管理,筑牢社会治理基础。
一是加强党员干部“扁平化”管理。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组长+“两委”成员+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扁平化管理模式,定期开展在岗轮训和政治业务培训,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村民小组“网格化”管理。将全村5个“大网格”细化为45个“小网格”,把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公益性岗位等力量编入网格员队伍,分别担任网格员,具体承担事件信息上传、法律政策宣传、村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帮教、民生事项代办等工作职责,形成“一网多能、一格多员、一员多责”的村级网格化管理格局。三是加强服务群众“精细化”管理。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保障“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以“精细化”服务推进精细化管理,由村“两委”具体负责,建立村级数据库,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推动乡村社会治理事项清单,整合优势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清单化管理、菜单式服务,推动为民便民利民措施落实,提升服务群众时效和质量。
四、深化五治融合,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一是做实“政治”统领。加强村党小组织建设,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始终把网格作为社情民意的收集点,返贫风险的监测点、群众内生动力的激发点、群众信访的受理点、为民服务的代办点、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发挥网格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实现社会治理“一张网”。二是夯实“法治”基础。坚持以普法活动为契机,以“点对点”教育、“手把手”共推、“心贴心”服务为发力点,全覆盖助力全民守法。坚持把法治建设融入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提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配备村级法律顾问,指导村干部依法依规办事。三是坚持“德治”教化。坚持实践活动扬正气、先进榜样做示范、移风易俗树新风,深入开展身边好人、先进典型、最美人物、美丽庭院等文明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先进模范、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事迹宣讲活动,引导群众做传统道德的坚守者、乡土文化的传播者。四是激发“自治”活力。坚持把协商共治作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搭建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议事平台,激发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确保村规民约修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见效。五是加强“智治”支撑。将社会治理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综治E通”“天水综治”信息平台优势,提高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和“平安数字乡村”建设,在村内公共区域建设视频监控点10个,配备监控屏幕一个,组织动员村民安装家庭视频监控50户,积极构建覆盖全村组、一体化管理、实战化运行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