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政法机关持续深化社会治理 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运行

 

“十三五”政法机关持续深化社会治理 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运行

 

“十三五”时期是中央政法委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各类风险挑战和繁重艰巨的任务,中央政法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

全国政法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回顾“十三五”,中央政法委在履行职责任务工作中做了哪些努力?“十四五”的工作部署和重要发力点又有哪些?人民网专访中央政法委政策研究局局长彭波进行解答。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运行

人民网: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部署?

彭波:自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启动以来,中央政法委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对标对表、精准施策,有力推动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1月底,全国打掉涉黑组织3584个,涉恶犯罪集团11119个;起诉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4445件220179人,一审判决29305件193348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81366件97802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自开展以来,促进了社会治安秩序明显改善、基层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运行。一方面,打好收官战。严把案件“质量关”“进度表”,挂图作战,推动5000余起在办案件加快办结。开展好已办结案件的回访评查,确保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另一方面,科学谋划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重点考虑建立健全6个方面常态化机制,持续巩固深化专项斗争成效。一是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深入夯实基层组织,持续开展金融放贷、工程建设等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让黑恶势力无处生根。二是智能公开的举报奖励机制,升级完善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对每条线索应查尽查。三是“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机制,加快推进出台《反有组织犯罪法》,依法对黑恶犯罪露头就打。四是精准有效的督导督办机制,每4年开展一次中央扫黑除恶督导,推动各地持续开展“大扫除”。五是激励约束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常态化扫黑除恶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对黑恶势力坐大成势的严肃追责问责。六是持续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保留各级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中央名义印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的文件,为扫黑除恶常态化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社会治理更加精细

人民网:五年间,中央政法委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有哪些亮点?

彭波:“十三五”期间,各级政法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努力夯实“中国之治”的根基。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五年来,“枫桥经验”进一步从地方“盆景”上升为全国“风景”,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从乡村“枫桥经验”衍生出城镇社区“枫桥经验”、海上“枫桥经验”、网上“枫桥经验”等集群。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自2018年以来,中央政法委根据中央部署,推动各地加强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研究探索。2019年,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2020年,在全国部署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动各地着眼于市域特殊定位,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体制、机制、方式,防范解决重大风险问题,常态做好应对重大风险的思想、法治、组织和物质准备。各地积极参与,其中有247个地区成为第一期试点,并将于2022年左右接受试点审核验收。以试点为载体,各地普遍制定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统筹推进各项社会治理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彰显地域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样板。

——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央政法委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在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医疗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人事争议、养老机构服务纠纷、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等领域制定出台了政策文件、司法解释30余件,黑龙江、福建、安徽、山东、四川等省出台多元化解促进条例,基本形成以法律为支撑,政策文件和司法解释为主体,地方落实细则为延伸的法律政策制度体系。依托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推动各类纠纷解决渠道有机衔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全国仅人民调解员就达到337.3万人,90%左右的矛盾纠纷能够在乡镇及以下层面化解。

——推进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全国已建成各级综治中心58.3万余个,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的建成率分别为90.6%、94.7%、96.9%。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全国共划分各类网格249.8万个,有28个省(区、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100%全覆盖,另外4个覆盖率超过95%,共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13万人,其中综治专职网格员55.5万人。

人民网:中央政法委在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上有哪些举措?

彭波:接下来,中央政法委将着眼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是继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载体,加强分类指导,指导各地发挥市级层面在制度建设、资源统筹、方法整合、科技支撑方面的核心能力,向基层赋能,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短板弱项。二是继续推进综治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地聚合各方面社会治理资源力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在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细分服务空间,充实服务团队,更多地采取“微治理”方式、信息化手段,满足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四方面举措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建设

人民网: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中央政法委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方面部署了哪些改革举措?

彭波:近年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中央政法委全会等多次就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进行研究,部署了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央政法单位在加快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立改废释、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减证便民”、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完善涉企案件办理机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结合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衔接、修改和废止,完善涉及民营企业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清理现有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中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的内容。二是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三是进一步优化法治服务。深化“减证便民”工作,推进行政裁决工作,解决民营企业权属纠纷,发挥行政裁决化解企业纠纷“分流阀”作用。推动律师、调解、公证、鉴定、法治宣传等全力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四是进一步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完善刑法适用规则,准确区分罪与非罪、犯罪主体等界限。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审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健全涉案财物处理机制,对涉嫌犯罪但正常经营不会造成犯罪危害结果扩大的,原则上不查封、不扣押、不冻结。推进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深化现代科技应用 加快推进网上办案平台建设

人民网:下一步,中央政法委如何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打击犯罪、服务群众?

彭波:中央政法委将继续发挥好协调作用,推动各级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单位加强进一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应用,更好打击犯罪、服务群众。

一是加快推进网上办案平台建设。有序推开刑事案件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试点,规范数据格式,推广完善案卡回填、智能编目等软件应用,确保办案各环节电子卷宗全程随案生成、一卷流转,最大限度避免线上线下重复工作。深化数字法庭、执行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公诉智能辅助平台等建设,提升办案效能。深化“智慧监狱”“智慧社矫”“智慧戒毒”等平台建设,创新安防管理、监管改造、警务管理模式,提升教育改造效能。

二是加快推进职能监管平台建设。强化智享数据机制、智能监测机制、智慧管理机制,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制约监督效能。加强执法司法尺度智能监控,依托类案大数据分析系统,提供执法司法尺度分析提示、异常预警,有效规范执法行为,确保类案同判。

三是深化政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形成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智能化政法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解决群众问累、诉累、跑累问题。深化“微法律”“微警务”“微检务”“微法院”集群建设,完善移动服务功能,推动移动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

人民网:“十四五”时期,中央政法委的工作将主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彭波:“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谋划推进好“十四五”时期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央政法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对标对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做好政法工作,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服务保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健全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形成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全链条保障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法治引擎。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治护航。

二是,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从更宽领域、以更高标准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推动实现从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从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从一时平安向长治久安的转变,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网络更安靖,助推“中国之治”再创新奇迹。

三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彰显市域个性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真正使市域成为重大矛盾风险化解最有效的层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把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是,深化政法领域改革。统筹谋划推进抓纲带目的重大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有利于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的改革,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突出抓好深化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入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执法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权威。

五是,建设过硬政法队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科学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把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作为重要抓手,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把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作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提高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2021/04/22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