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创新社会治理 >> 创新社会治理新闻

如何进行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将社区管理纳入到更具体的空间地域范畴中,在空间维度上对管理进行划分和整合,是社区管理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的拓展和创新。“网格化”也是一种配置体制和协作机制,是组织创新,其实质是资源的有机整合。它在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不增加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环节,把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上来,要求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的工作上去,是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然后把社区网格化管理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安装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入如下:
  

  一是科学、合理划分网格。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对社区在区域位置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化,从而形成基层治理“网格”,这是一个把社区化整为零的过程。我县按照“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以300户左右、约1000人为标准设置单位网格。从全国实践情况看,这一网格设置规模大体属于中等偏上标准。我县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不必拘泥于“300户左右”。

  二是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在社区层面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本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网格层面成立“服务团队”,包括网格长、联络员,还包括本网格内热心公共事业的党员、干部、教师、医生、警察、科技人员、义工等,他们共同构成每个网格的“服务团队”。
如分配网格,设立固定网格管理员和义工志愿者,为社区的老人养老、就医、娱乐一条龙服务
“中心”主要面对社区60岁以上老人及有需求的老年家庭,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而服务的内容包括看病、买菜、理发、洗澡甚至管理钱财等。
 

        

        日常服务——社区的志愿者为居民修灯、修家电和自行车等。居民律师、人大代表等为老人提供法律咨询及维权服务。
 

  就医服务——卫生所所长孙传武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24小时随叫随到的全方位服务。
 

  生活照料——社区为老年家庭联系保姆及公益岗位居家养老服务员,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联系保姆、公益岗位服务员,为100多户家庭提供此项服务。想洗澡,有服务人员上门接送老人;想剪头,理发店老板肖淑芹推出预约进家服务。
 

  帮助购物——志愿者义务为邻居全家买菜、买粮。粮店业主贺广平和爱人免费送货。
 

  “管家”服务——社区或邻里还为孤寡老人、智障家庭协调遗嘱补贴,进行生活管理和费用管理。
 

  义工陪聊——与孤寡独居老人多点聊聊天,解除他们的寂寞感,给他们添点温情。

      

  三是第一时间掌握社区民意。熟悉网格内各方面情况,第一时间掌握社区民意,是网格服务团队、特别是网格长的基础性工作。网格服务团队的最大优势是“从群众中来”,并且大部分是非官员身份或者是以“非官员身份”参与社区服务的,从而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时具有天然优势,有利于其与广大居民保持血肉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四是快速、高效处理问题。网格服务团队在其网格内属于“全能型”组织,网格长对网格内各项事务“全权负责”。网格服务团队对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都要主动介入、快速反应、高效处理。理想状态是实现全部事务网格内消化处理。

  五是实施信息化管理。在社区层面,建立统一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各社区网格作为子系统,设立终端,实现社区日常事务在网格内网络化办理。这一网络信息平台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群体交流讨论等功能。

  六是深化社区自治。社区自治,是指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习惯于通过民主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过程。社区自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石。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过程,势必要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社区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社区业主等组织和人群参与其中,这个过程也就成为社区各利益相关者充分表达个人或群体利益诉求、共同治理社区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社区自治的过程。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