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服务 重民生 保稳定 不断提高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水平
陕西省武功县县委书记孙亚政谈武功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模式,强服务,重民生,保稳定,工作中不断提高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水平,努力构建和谐新社会!
孙亚政强调指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武功县立足县情实际,以创新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维护稳定“三项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实践,延伸管理内涵,提升服务水平,使社会管理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宽,为县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发展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既是治国理政之要,也是社会管理之需。如果一味强调社会秩序管理,忽略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保障,即使通过管、控、压、罚等得到 “稳定”,也必然是有缺陷、有隐患的“稳定”。我们在完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各项普惠政策的基础上,突出了残疾人、留守儿童、特困群众的关怀帮扶,让这些弱势群体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投入30万元建设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集托养、培训、就业为一体,以半工半养的形式集中托养30多名残疾人;创办红太阳特殊教育学校,招收各类残疾儿童118名;扶持成立了布王竹艺编制合作社、阳光手工艺合作社、达鑫生态养殖场,解决了一大批残疾人的就业生活问题;整合县精神病医院、合疗办、残联等单位的资源,成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采取边托养边康复的形式,集中托养50多名重度精神残疾人,让精神残疾人有家可归、有人管理、病有所医,解除了残疾人家庭后顾之忧。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实际,由关工委、教育局、妇联、老龄办、文体局等单位牵头,组织教师、机关干部、“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定期家访谈心,帮助生活学习,组织留守儿童与家长网络视频,暑假专门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让留守儿童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在全县212个村建成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平台,广泛组建秧歌队、女子管乐队、广场舞蹈队等,极大丰富充实了留守妇女、空巢老人业余文化生活,在全县营造了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又创新开展了“4411”扶贫帮困活动,由全县400名科级干部一对一帮扶困难户,一包三年不变,帮扶干部把“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送岗位”作为重点,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发展致富产业,构建了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使帮扶对象生活现状有了明显改善。实践证明,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以真诚之举改善民生,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真心解民忧,实意换真情,才能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深化服务模式改革
管理和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一体两面,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既要强调政府管理的角色定位,更要强调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管理中蕴含服务,服务中体现管理,靠服务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共同改善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服务为先,整合部门资源,探索建立符合发展趋势、顺应群众期盼、更加便民利民的机制体制。一是创新交通安全监管机制。针对机动车辆急剧增加、交通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整合县交警大队与农机监理站、教育局、运输管理站的相关职能,分别组建了农机中队、校区中队、客运车辆管理办公室,联合执法,全程监管,形成了监管重心下移、执法关口前移、交通安全无缝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二是创新医疗服务机制。今年3月份,又借鉴完善外地经验,在长宁镇、贞元镇卫生院试行了 “先看病、后交钱”的服务模式,患者住院治疗时无需再交住院押金,只需与医院签订《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出院结算时只支付报销后个人承担费用即可,不仅方便了群众住院就医,而且改善了医患关系。三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我们在社区、村建立综治工作站,实名登记流动人口,让流动人口同等享受维权保障、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教育医疗等居住地服务,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服务均等化。实践证明,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只有放低“管理者”的身段,不断转变执政理念,强化为民服务职能,才能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构建创新社会管理的良好格局。
三、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完善社会防控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特别是武功这样的欠发达县区在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同时,难免会遇到诸如土地征用、旧城改造、拔村上楼等敏感问题,容易引发不同类型的社会矛盾。及时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也是持续推进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不断加大人防、物防和技防投入,在县、乡、村建立了“红袖标”治安巡逻队,在城区和重要路段建设了8个治安岗亭和2个治安检查站,县城和重点镇实现了治安视频全覆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公开处理大会,彻底整治治安乱点,深入打击治安犯罪。二是创新信访维稳手段。高标准建设信访接待大厅,县级领导轮流值班接访,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建立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三是创新矛盾排查化解手段。开展政法干警包村、大走访、大排查、大调解和“一村一法官”活动,健全各级矛盾调解机构,及时控制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实践证明,只有把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去部署,围绕中心,同频共振,才能真正体现出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
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