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共同参与青少年精神疾病治疗事半功倍

 

来源| 文汇报

11年行业经验,更专业!强大政府系统功能、出色的易用性、支持手机Wap浏览、维护/开发成本更低、持续的系统功能升级、永久升级服务、人性化的售后服务…

            ——东莞舜天科技

 

 

   国内首个以患者父母为主要对象的临床团体干预项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互相支持的小组网络,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的父母学习相关疾病知识,学会识别、管理与应对精神疾病相关的“病耻感”,可以提高父母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症状并提高康复水平。

 

   于昨天在沪召开的“减少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和政策”研讨会上,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程文红介绍说,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其“病耻感”体验会比较明显,他们会害怕同学老师知道病情后歧视自己,不敢上学和自卑。周围的异样眼光,也会造成极大压力,阻碍了他们正常就医。基于此,程文红团队开展了针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体验的项目。

 

   来自一些国家的研究发现,“病耻感”越大的社会,自杀率也越高。一项27个国家的联合调查显示,47%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朋友交往中受到歧视,43%感受到被家人歧视,58%在找工作或工作时受到歧视,27%在恋爱中受到歧视。

 

   据了解,世界精神病学会的全球精神疾病耻感干预项目于1996年开展以来,全球有20余个国家在统一指南的范畴内,结合各自的文化、资源和现状,开展了众多富有特点的干预项目,同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程文红介绍说,该项目组在过去的一年里,共招募了130名12-18岁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入组,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家属以10人为一组,参加一周一次90分钟的“团体干预”活动,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心理教育、症状与改变、“病耻感”及影响模式、觉察与应对内化的“病耻感”、今后应对计划等。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外,家长不参加针对“病耻感”干预的团体小组辅导。

 

   与未干预的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经团体“病耻感”干预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比非干预组提高一倍。与此同时,干预组患者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家庭更加积极投入日常娱乐活动,对偏见的认同感、敏感性或过于关注性减少,对精神分裂症诊治知识增加。

 

   程文红强调说,通过服药和治疗,有三分之二的精神疾病患者是能控制的,其中更有一半患者能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本研究项目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只有正确认识精神疾病,越早治疗、越早控制,才能使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重新走入社会,获得新生。

 

  •    名词解释 何为“病耻感”?

   所谓“病耻感”,是指由于其他人的认知、态度、行为,导致患者或家属体验羞耻感、丧失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病耻感”的形成与无知、偏见、歧视有关,被认为是阻碍精神疾病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英文中“stigma”源自希腊语,译为耻感。原意是给罪犯烙印。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带有耻感的事物有所不同,但与精神疾病相关的耻感,存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病耻感”针对几乎所有的精神疾病及其与之相关的一切: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家属和朋友、精神科的机构以及精神科的治疗等。而其中又以针对精神分裂症为甚。

(记者 陈青 通讯员 金友兰)



舜天科技

欢迎订购舜天软件系统,具体详情请联系东莞舜天科技有限公司客服电话:0769-22082578

2015/10/15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