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创新社会治理 >> 创新社会治理新闻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全力打造大庆社会建设升级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能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社会问题,既是构建治理体系的基础,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前提。

一、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增强思想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创新社会治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面对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形势和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做出的重大决定。

(一)从发展阶段看,必须创新社会治理。我国的社会治理,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后30年为第一阶段,特点是“组织起来”。就是将全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它各种组织,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30年,特点是“活跃起来”。促进了生产力要素流动,带来了空前发展,但种种失序、失范、失衡等社会深层次矛盾越积越深,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今天,我国社会治理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主要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点是社会更加有序、更加活跃、更加和谐。

(二)从现实矛盾看,必须直面社会治理。市场主体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市场经济的多元竞争,也使就业压力大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公平正义的缺失,使得各类矛盾越积越深;国内各类严重的群体性事件频出,给了我们一个新信号,就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这些矛盾和问题归咎起来,就是社会建设的相对滞后,群众的预期没有达到,逐渐演变成对社会和政府的抵触。百姓的问题总是得不到妥善解决,矛盾就会激化,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三)从应对挑战看,必须善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也时刻面对着挑战。改革开放35年带来了空前发展,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群众需求也由原来的温饱上升到对安全、公平、平等和尊重等更高层次的追求,开放社会带来了挑战。同时,现代人的经济活动多在企业中开展,社会活动多在社区之中,企业对职工的管理和服务承接能力不足,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强、方法不多,也成为社会治理失衡的诱因,形成企业社会带来的挑战。全国有4.5亿网民和8.5亿手机用户,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在提高效率、改善生活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虚拟空间的优势,减少网络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冲击,即虚拟社会带来的挑战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构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

从全面推进“五治”入手,努力实现治理更加全面化、立体化、系统化、科学化。

(一)构建德治治理体系,依靠道德约束治理社会。加强德治治理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思想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理方式和手段。坚持以规立德。以开展“三个底线”教育为契机,着力规范公民道德。通过道德底线培养,提高公民的道德品质;法律底线教育,形成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规则底线约束,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注重以文养德。通过弘扬“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唱响“大庆市民幸福谣”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群众求真、趋善、臻美,让群众把收获的感受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倡导以人树德。开展大庆人“十大观念”和我最厌恶的“十大陋习”查议改活动,选树一批道德高尚和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进典型人物。

(二)构建法治治理体系,依靠法治方式治理社会。法治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严格依法行政,就是要建设法治政府、推行阳光政务,更好地解决政府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强化公正司法,以公开促公正,推行立案公开、办案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搭建警民沟通、媒体合作的互动平台。促进全民守法,通过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提升公民学法知法遵法的自觉性。

(三)构建自治治理体系,依靠居民自主治理社会。加强社会自治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基层民主制度,还权于民。完善村民自治、社区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做主,让群众自身满意,更为基层干部松绑。培育各类社会组织,民事民办。支持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发展,引导其介入群众工作,发挥其民间性、非营利性等特殊优势,在更加贴近群众的同时,实现群众工作专业化。发展各种群众议事机构,自我调节。发展村民监委会等群众议事机构,对村“两委”、社区“两委”、小区物业进行监督,维护群众权益。

(四)构建综治治理体系,依靠化解矛盾治理社会。畅通诉求渠道。开通网络问政平台,通过网络长效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民情、政情、社情“三情”收集处置系统,组建“三情”工作队伍,及时关注、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开展“六调联动”。实行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群团组织调解、行业协会调解、中介组织调解为主要内容的“六调联动”工作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上会研究、领导包保、接访、信访救助等制度。开展专项整治。开展清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整治,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五)构建长治治理体系,依靠完善政策治理社会。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实施百项民生工程。自去年以来,连续两年实施“百项民生”工程,开创了 “百姓定制、政府埋单、群众监督、社会协同”民生运作模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配置,缩小城乡差距,调整城乡二元结构。为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配套设备13 200台件,新建扩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9个、村文化活动室30个。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五险”净增6.24万人、救助对象扩展到3 688户,完善城市低保“十位一体”、农村低保“六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为20万城乡低保和低收入群体发放御寒补贴7734万元,城乡低保水平全省最高。

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强化全方位工作保障

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权力、注意力向基层倾斜的力度,有效保障社会治理现代化稳步推进。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强化组织保障。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关键是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2008年,大庆就在全国地级市当中第一个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统筹全市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2010年,制定了社会建设(简称“1+X”)政策体系,实施了社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强化全市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深化社会领域改革,释放社会治理活力。深化改革必须以更大的勇气破旧立新,以更大的智慧科学决策,以更大的举措攻坚啃硬。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将市区内原来的29个街道和200个社区整合为70个新社区,实现管理扁平化。深化公安体制改革。把市区70个派出所和10个分局合并,重新设置为20个分局,把更多的警力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全市一线警力比改革前增加105%。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命名团市委、妇联、工会等10家群团组织为首批“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市级社会组织发展支持中心和县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并要求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站。

(三)打牢基层基础,夯实社会和谐稳定根基。强化网格化管理。在全市划分了3309个社区网格居民小组,在全市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实现了联系群众无盲点、网格对接无缝隙、社区服务无遗漏。开展“大下基层、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村和社区调研4562次,收集合理化建议2885个,联系贫困户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912个。建设社区综合体。按照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不少于1万平方米的标准,在全市70个新社区建设70个社区服务综合体,打造了综合服务一站式、生活便利一条龙、日常缴费一卡通、公益惠民一家亲、资讯服务一点通的社区服务新模式。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  

 

(黑龙江《奋斗》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2014/11/17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