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创新社会治理 >> 创新社会治理新闻

贵州: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法治建设

 

来源: 贵州日报    转自:新华网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搜索网络,收听广播,各类法治新闻、法治专题扑面而来;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各类法治宣传标语跃入眼帘,各地法治建设亮点纷呈、引人注目……这些仅仅是贵州强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依法治省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贵州依法治省重点突出,路径敞亮,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推进,依法治省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加强法制宣传 筑牢依法治省第一块基石



   法治建设,普法先行。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将法制宣传教育与推动改革发展相结合,推动贵州省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全面增强,各项事业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力地服务和保障了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在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贵州省积极探索转变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宣传黔东南州台江县“苗族山歌普法”等典型,推广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不断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检查督导力度,先后制定了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与测评操作体系,进一步严格工作程序,强化监督,有效推进了贵州省“六五”普法工作的纵深发展。



   做好普法工作,必须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社会,全省各地各部门大力创新普法形式,把为群众服务贯穿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全过程中,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群众感到学法有动力、守法有成效、用法有收获。



   今年年初,贵州省委宣传部与省司法厅联合启动了“走向城市之路”法制宣传活动,针对全省范围内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生活就业的新市民开展普法宣传。通过法制文艺演出、法制电影展播、法律咨询、法制讲座、法制图片展览、发放法律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法进企业、进工地、进村寨,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制宣传,帮助新市民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在10月10日举行的“走向城市之路”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现场,来自贵州省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的5位资深律师结合身边案例对多彩贵州城100余名农民工进行了现场解答咨询。活动还将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相声、小品、快板、民族歌舞等文艺演出中,受到了农民工们的热烈欢迎。



   创新法治宣传形式,贵州省各地亮点纷呈。贵阳市创建“美丽乡村”送法进村寨活动;遵义市在推动法治文化广场建设活动的同时,专门组织开展了百场普法宣传演讲活动;都匀市开展“唱响校园”法制歌曲进校园活动;毕节市把普法宣传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荔波县坚持做好“少数民族法治文化村寨创建活动”等等,都是贵州省推进普法宣传取得的新成效。



   据统计,“六五”普法以来,贵州省共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130余个,设立法治文化建设基地28个,开辟固定法制宣传栏、LED屏近万个,在报纸、广播、电视、微博开设专栏1200余期,营造了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共有200人获得全省“诚信守法农民”、“诚信守法市民”荣誉称号。在全国“六五”普法中期表彰中,贵州省获先进城市2个,先进县(市、区)9个,先进单位15个,



   先进普法办6个,先进个人24人,先进工作者6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全面增强,各项事业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促进依法行政

   

   社会治理能力的高低,既影响着社会治理宏观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也直接反映出社会治理的整体绩效,更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在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为实现贵州省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宏伟目标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稳步推进。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在全省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和《贵州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创造和培育了“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铜仁经验”并在各地推广。全省各地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地从源头上化解了矛盾纠纷。截至2013年底,共对1500余个重大项目开展评估,予暂缓实施21个、不予实施6个。



   基层稳则全局安。基层往往是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力量和源泉所在。贵州省树立服务基层理念,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力度不断加大。积极推广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余庆经验”,在全省建立了“三调联动”和矛盾纠纷动态排查化解稳控处置“四位一体”长效工作机制,以及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每日排查”维稳综治工作制度等,连续开展多轮“百日攻坚战”等专项行动,努力做到预防在先、疏导在先,排查在先,调处在先。近年来,仅贵州省政法机关调解化解的矛盾纠纷年均就达40余万起。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贵州省探索建立各级群众工作中心,由原来信访部门接待来访群众的“中转站”变成了“终点站”,由原来的“挂号医院”变成了能治好病的“专业医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明显成效,群体性事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不断加强,让特殊人群、困难群体也感受到人性化管理的温暖。贵州省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着眼点,以完善和推进特殊人群服务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六项工程”,为平安贵州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建成接收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专门学校5所,在建3所,有学生400余人;建成专门收治患艾滋病等特殊传染疾病的犯人监所监区6所;排查发现易肇事肇祸重症精神病人1.6万余例,指导管理高风险患者2200余人;建成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企业217家,集中安置1.1万余人,分散安置1400余人。其中,未成年人专门教育“育新工程”和重点青少年群体救助保护“雨露工程”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在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体系和未成年人违法及轻罪记录消除制度建设方面,提请贵州省人大通过修改《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目前全省200余名青少年违法或轻罪记录被消除。这一改革举措,开创了我国轻罪记录消除的先例,也为我国新修订的《刑诉法》规定的“封存制度”提供了典型案例。(王恬)

2014/10/22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