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幸福湾区
来源:惠州日报 11年行业经验,更专业!强大政府系统功能、出色的易用性、支持手机Wap浏览、维护/开发成本更低、持续的系统功能升级、永久升级服务、人性化的售后服务… ——东莞舜天科技 社会治理篇 大亚湾西区街道新寮村村民林彩云手指轻轻在手机屏幕上一划,通过“在大亚湾”APP便将自己所需的服务上传,不久后,她便得到了提供相关服务的社工回应。自去年5月新寮村试点城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以来,该服务中心依托全市首创的社区服务“在大亚湾”APP,零距离快速将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村民身边。 抓社会治理是长远之计、固本之举。让市民获得感满满,这是大亚湾区近年来抓社会综合治理、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举措之一。记者从大亚湾区了解到,近3年来,在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进程中,大亚湾区委、区管委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为重要依托,以制度机制创新为主要抓手,通过构建“在大亚湾”APP、网上运行行政许可标准化系统,研究设计出“1+1+N”社工服务模式等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全力打造和谐安康的幸福湾区。 社情民意 “大数据”收集民意作为制定决策风向标 自2015年以来,在大亚湾区领导的案头,定期会有一本《大亚湾区社情民意分析月报》。这份月报,来自对网络社情民意的 “大数据”分析,这些对社情民意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盘点分析,成为大亚湾区社会治理层面的评判和制定决策的“风向标”。 大亚湾区信访局从2015年开始,以网络舆情、民意 “绿色通道”、市12345专线电话(含区来电)、网络信访、日常走访等渠道信息为主要载体,全天候了解民意动态,及时掌握群众诉求,精准定位隐患点,并通过大数据收集社情民意,编辑成《大亚湾区社情民意分析月报》,迄今已编辑19期,为区委、区管委会解决民生突出问题提供科学、客观、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开通大亚湾区信访微信号及手机信访APP客户端,为群众信访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推进社情民意信息办理系统升级完善,推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平台升级改造。 渠道顺畅,民意通达,随之而来的则是建起民意信息办理责任体系。该区纪委监察局对民意 “绿色通道”来信办理情况实施电子监察跟踪;区督查办对区主要领导批示事项、重大及热点事项进行督查考核,督促职能部门按时保质解决民意诉求。 据统计,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30日,全区各民意信息渠道共收集涉大亚湾社情民意信息28415条,日均约27条;其中,2015年、2016年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2438条,办结率为100%;2017年上半年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5977条,按期办结率95.01%(其余均在办结时限内),全区初信初访件到期办结率、回复率始终保持在100%。2014年以来,大亚湾区先后获评全国、全省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及全省信访工作通报表扬单位。 便民服务 零距离全覆盖联系服务群众 2016年5月1日,大亚湾区管委会10件民生实事58个项目之一的大亚湾区社区服务掌上智能系统——— “在大亚湾”APP正式上线,首站试点的新寮村村民可享受到新鲜的“互联网+社区”模式服务。这是大亚湾区社会治理工作又一尝试和探索。 “‘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工作的大胆创新和实践,符合建设智慧社区的发展趋势。”大亚湾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搭建社区和群众之间较为简便的沟通平台,就是要为群众提供各种 “零距离”便民服务,使 “在大亚湾”APP进家入户。“在大亚湾”APP平台自上线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该APP获得去年惠州市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一等奖。“当前,我区正结合试点工作,选择外来人口较多、年轻人多的村(社区)或者条件成熟的老社区,逐步在全区范围推广 ‘在大亚湾’APP。”该负责人表示。 大亚湾区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坚持 “群众在哪联系服务就到哪”,搭建社情民意大数据库、社情民意综合办理平台,建立网上群众工作部,线上服务+线下服务融合,解决问题+预防问题融合,提升服务+创新服务融合,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零距离全覆盖联系服务群众。 当前,该区建立了大亚湾区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实现群众诉求的分类处理、分级调度,解决情况的跟踪反馈、满意度调查和建立社情民意“数据库”等功能。同时,落实领导挂点制度,从2015年起,全区7个村(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均由区委常委挂点联系。挂点领导对整顿工作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督导,以钉钉子精神深入基层全面推进整顿工作开展,高标准完成整顿任务;精心选派好“第一书记”,从区直机关选派优秀干部担任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全覆盖,协同抓好党建工作整顿提升。 优化审批 行政许可标准化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 去年,惠州启辰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以及惠州麒麟新科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送到了陈国华教授的手中,整个注册登记流程办理时间不到一个工作日。 能在一个工作日完成上述手续,依靠的是大亚湾区扎实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工作。该区各部门编制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列明办理依据、受理范围、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事时限等要素。要求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办事条件、申请材料,一律砍掉;凡是没有必要或重复要求提交的证件、证明,一律取消;凡是办事环节的模糊条款、兜底条款、附加条款等,一律废除。此外,于2017年1月将行政许可事项204项大项337项子项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录入省搭建的行政许可标准化系统,实行网上运行。通过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优化了审批程序,压缩了审批时限,强化了各单位提高审批办件时效性的意识,又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引,确实提高了服务效能,优化了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大亚湾区创新构建起“一口受理、全程代理、一站办结”服务机制,为区内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在政务中心设置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两名人才服务专员,专职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人才备案、人才津贴申领、团队申报等服务。该窗口还负责向区内高端人才办理发放“人才绿卡”,持卡者可以全程享受工商税务登记、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创业导师培训、落户居住和人才公寓申请等十余项“绿色通道”服务。窗口先后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弭永利教授、孙敬玺博士和归国人才叶伟平博士等高端人才提供公司注册、子女入学等“当日办结”服务105人次,其他“绿色通道”服务311人次,获得区内人才一致好评。 随着一系列人才聚集计划的出台,大亚湾区已擦亮人才工作品牌名片,各类人才齐聚于此,推动企业和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在2016年开展的惠州市“天鹅惠聚工程”评选中,该区第二批领军人才拥有量占到全市的54.5%;第三批科技创新团队拥有量占到全市一半,位列各县(区)第一。 社工项目 推行“1+1+N”服务模式,社工送服务上门 在信合园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的长者学堂里,一片欢声笑语。今年64岁的何姨一有空就会来到这里。“孙子上学了,家里家务也不多,很清闲。”何姨笑着说,她如今在长者学堂和一群老姐妹唱唱跳跳,别提多开心了。 “与此同时,全区3个街道全面铺开推行“社区居家养老送餐项目”,约80名高龄、困难空巢、低保失能老人可以享受免费送午餐上门服务。区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3个街道办还分别通过购买社工服务设立了老年人流动学堂和社区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项目,社工每月为全区所有没有社工点的村(社区)老年人开展2次文化学习、健康养生、康乐交友等服务,并整合康复资源每周定期上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社工服务。 除了送餐,信合园社工综合服务中心还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老人有什么疾病、身体状况如何、饭量口味如何?我们都会进行跟踪登记。”该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小钰说,社工在为老人送餐时,也会给老人进行简单身体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则及时作出处理。 区民政局充分结合大亚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村(居)民文化素质状况等本地实际,该区研究设计出“1+1+N”服务模式。打造1个主流社会工作项目,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按照市社工委、民政局部署,在该区人口比较密集、条件较好的4个社区建设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1个大亚湾特色项目,即社工站,每个社工站投入18万元,配备2名社工服务五类人群;打造N个支撑点,随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工站逐年推进,让没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站的村(社区)也能享受到社工服务,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据统计,3年来,区内各社工项目累计开展小组活动169次、社区活动642场,累计服务超过8万人次。各项目社工扎根村(社区)为村(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专业化服务。16个社工站和4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均长期开展“四点半”学堂,服务儿童青少年超过1万人次,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每月为81名长者提供免费送午餐服务。 舜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