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宝安模式 提升群众安全感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11年行业经验,更专业!强大政府系统功能、出色的易用性、支持手机Wap浏览、维护/开发成本更低、持续的系统功能升级、永久升级服务、人性化的售后服务… ——东莞舜天科技 深圳市宝安区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创新机制,狠抓落实,依托区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规范街道综治中心,形成“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宝安模式,实现辖区违法犯罪、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广东省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杨日华在听取宝安区中心建设情况汇报时,称赞“宝安模式”是全省综治中心建设的3.0版。 坚持“标准+探索”深化“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宝安模式 近日,《宝安区关于规范升级区、街道、社区综治中心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印发,《方案》明确提出:区、街道、社区综治中心主要负责防控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排除安全隐患三大任务。《方案》对该项工作的人员组成、设施要求、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等方面作了详细部署,区、街道、社区综治中心以及与“三大任务”有关的联勤联动单位将统一使用“广东省综治信息系统”;区、街道、社区综治工作人员、社区网格骨干、网格员逐步通过现有移动终端接入使用“广东省综治信息系统”。 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方案》制定首问责任制,中心办公人员、值班人员均为首问责任人,对反映的诉求事项,第一时间登记,按照程序引导解决。制定信息归集制度,各级综治中心、各综治成员单位将人、地、事、物、舆情、组织六类基础数据信息通过导入、录入的方式统一归集到省综治信息系统。 宝安区强化督导,将检查验收结果纳入2017年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对建设进度迟缓、建设不符合标准的通讯全区通报并督促整改。目前,各单位、街道正细化分工,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充分运用考评、通报、督导等方法,既保证综治中心建设进度,又确保综治中心发挥排查防控违法犯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三大工作任务的职能作用。 坚持“标准+实践”从1.0版到2.0版,看宝安模式蝶变 近年来,宝安区深化“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的探索,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一中心两化”建设落地生根,综治中心不断升级优化。按照省、市“五个一”“五个重在”“六联”等工作要求,宝安区建设了1个区级中心、10个街道中心和126个社区综治工作站,在758家企业建立企业综治工作室。时任省委常委梁伟发在宝安西乡街道检查中心建设情况时,称赞“广东第一中心在西乡”。 2016年初,按照全省“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要求,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基础,依托“智慧宝安”信息平台,做强中心,做实网格,打造宝安区网格化“巡查、智慧、整治”管理体系,形成了中心建设的2.0版,打造了“大巡查、大智慧、大执法、大诚信、大参与”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 全区实现“一张网”运行,划分为1个区级大网格,10个街道中网格、126个社区小网格、4833个工作微网格;将392个警格、222个安格、44个消格、126个交格等专业网格与基础网格,实行“人、机、格、物、事”捆绑运行。 以“智慧宝安”建设为依托,建立区管控指挥中心,10个街道分中心和12个职能部门分中心,形成“1+10+12”的智慧管控指挥系统。事件办结率由41%上升至94%,处置时间减少91.5%,日均化解矛盾纠纷增长131%,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20.9%,八类警情下降21.2%,两抢两盗警情下降35.2%。得到排除大量影响城市治理安全的“地雷”,端掉疑似涉毒点79个、民用爆炸品储存点21个,搬迁粉尘企业367家,排查整治电动车违法充电点9.2万处,实现事件处置质和量的“双提升”。 坚持“标准+创新突破”“宝安模式”成全省中心建设的3.0版 宝安区依托智慧宝安管控指挥中心,与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有效融合,按照“平台整合、系统整合、人员整合”的思路,将原分散在应急、消防、安监等31个部门的应急指挥系统、力量进行整合,构建了“中心+网格化+信息化+联合指挥”模式。依托智慧管控指挥中心(综治联勤指挥室),由一个“大脑”指挥,可直接“一竿子插到底”,真正实现矛盾纠纷联合调处、社会治安联合防控、重点工作联勤联动。 目前,宝安区正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智慧化管理等工作,创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将宝安“一中心两化”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先行点。全力推动新一代视频门禁建设,确保年底完成率30%的覆盖目标。突出抓好10万义警和社区治安、消防、综合整治队伍建设。坚决打赢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创新战,建立健全“大巡查、大智慧、大执法”三大体系的体制机制,构建“1+1+5”网格管理组织架构和“大巡查”综合执法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治安、消防等专业执法以条为主以块为辅的管理体系。优化“大智慧”功能,按照“1+10+124”的逻辑,形成一张网、一张图。(谢思岚) 舜天科技